農村改廁工作是一場破千年舊俗的革命。全國各地的實踐和有關科學研究證明,農村改廁不僅可以產生健康效益,而且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農村戶廁改造
1.改廁給農戶帶來的健康效益。一是消除糞便污染,減少疾病傳播。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改廁降低的疾病發生率為:兒童腹瀉減少36%;血吸蟲病感染率下降77%;蛔蟲病感染率下降29% ;兒童營養不良癥減少36%。二是明顯改善家庭和居住地區的環境衛生面貌。三是改廁可促進衛生習慣和行為的改善。
2.改廁的經濟效益。一是一種健康投資,減少了農戶的醫療費開支。二是減少了購買肥料的支出,使農作物增產。改廁后的肥料比化肥、尿素效果好,農村廁所改造更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三是改善了旅游和投資環境。
3.改廁的環境效益。一是消除糞便對環境的污染,保護了環境。有關調查研究表明,改廁可使臭氣濃度減少80%;蚊蠅密度減少96%;蛔蟲蟲卵減少70%;減少大腸桿菌對蔬菜的污染,改廁村為4%,未改廁村為22%;減少水源污染,改廁村合格率為46%,未改廁村合格率為10%。二是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三是改后的廁所無臭味,院內清潔,蚊蠅密度降低,農民的生活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4.改廁后的社會效益。一是增強了群眾的衛生意識,提高了健康水平;二是提高了家庭生活質量;三是促進了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農封水土保持意義何在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山區、丘陵區和風沙區水土資源,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以利于充分發揮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措施?!吨腥A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明確指出:本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民以食為天""有土則有糧",擁有豐富的水土資源是立國富民的基礎。如果水土資源遭到破壞,進而衰竭,將危及國家和民族的生存。水土保持治理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蓄水保土耕作措施。預防措施包括預防保護、治理成果管護、監督執法、監測等。我國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經過各級黨政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水土保持工作由分散型治理轉向規模治理;由防護型治理轉向開發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開發轉向集約型治理開發,社會、生態、經濟三大效益突出。
據統計,40多年來累計完成綜合治理面積70萬平方公里,其中修梯田、建壩地、治沙造田1.7億畝,栽植水土保持林和經果林6億多畝,種草保存面積6 000多萬畝,還興修了大批蓄水保土工程。這些水土保持設施,在改變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持續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減少江河湖庫泥沙,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顯著的作用?!吨腥A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以來,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水土保持工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搞好水土保持,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是改變山區、丘陵區,風沙區面貌,治理江河,減少水旱風沙災害,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發展農林牧業生產的一項根本措施,也是各項經濟建設的安全保障。
水土保持事關國計民生,事關民族的生存發展,不僅影響農業,也涉及城市,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經濟的快速增長,水土流失和水土資源緊缺的形勢將更加嚴峻。國務院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我國國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扶貧攻堅的根本措施,改善生態環境的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如果任憑水土流失繼續惡化,失掉的不是水和土,而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是這樣,我們付出的代價將是極其慘重的。
手 機:0417-5635067
傳 真:0417-5635167
郵 箱:dechang_gongsi@126.com
地 址:營口大石橋沿海新興產業區石北大街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