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調研,借助媒體廣泛宣揚。安排人員對改廁作業進行了深化調研。一起,安排新聞媒體針對鄉村“臟、亂、臭”的環境、露天糞坑和腸道流行癥高發的現狀,發起社會各界進行評論,并進行改廁的深化宣揚。改廁作業啟動后,縣內媒體作全程報道,做到了每周甚至每日播送有聲、報紙有文、屏幕有影,為全面完成改廁作業方針奠定了杰出的基礎。
用制度規范改廁作業,用方針鼓勵改廁作業,提出了“因地制宜、搞好規劃、衛生安全、注重實效、典型引路、穩步推進”的作業思路。在補助和獎賞辦法中
分類施行,以點帶面推進作業?;诟餍姓宓慕洕鸂顩r、地理位置、飲用水源、生活習慣、地質條件等不同要素,將列入改廁方案的行政村分成三個技能類型施行改廁。第 一類為精致型,包含城郊結合部、外來人口眾多區域、水源維護區、飲用地下水區域和腸道流行癥高發區,全部采用二次接收技能接入大型沼氣式化糞池;第二類為普通型,包含地處相對偏僻區域、環境有必定自凈能力、有必定數量外來人口的區域、非水源維護區、不飲用地下水等區域,不強調二次接收,公廁采用小型沼氣式化糞池;其余地處偏僻、無外來人員的區域被劃入第三類,為簡易型,基本上以推進戶改廁為主。
在改廁過程中,采取協調為主、以點帶面和特別補助的辦法,促進了鄉村改廁平衡發展。一是經過協調化解實際對立。鄉村改廁過程中最難的是經濟困難、露天糞坑拆除、公廁選址等實際問題。鎮村兩級干部經過挨家挨戶做思想作業,宣揚改廁利弊得失,不斷地擺事實、講道理,逐個予以處理,確保了改廁作業的順利進行。二是抓典型帶動。在啟動之初,遵循“先易后難、以點帶面”的準則,讓有條件的村先上,讓自愿改廁的村先上,為鄉村改廁作業開了好頭。在此基礎上,縣里先后三次召開全縣改廁作業現場會,推行沙門鎮靈門村、楚門鎮塘洋村、城關南大岙村和陳嶼陡門頭村改廁的先進做法,并頒發縣級衛生示范村稱謂。會后,不少行政村自行安排鄉民代表和兩委干部到改廁示范村參觀學習,推進了改廁作業邁向全掩蓋。
主要成效
(一)改動了鄉村環境衛生和農人生活習慣。經過改廁,直接帶動了鄉村衛生環境的改動,鄉民美化家鄉、美化家鄉、凈化家鄉的積極性明顯提高,鄉村環境和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變化,有效地處理了長時間困擾鄉村臟、亂、差、臭等老大難問題。
(二)操控了腸道流行癥的流行。從改廁第3年(即2004年)起,全縣腸道流行癥呈明顯下降趨勢。2004年腸道流行癥發病934例,比2003年減少了491例。以后,呈逐年大幅度下降趨勢,腸道流行癥得到了有效操控。
(三)有效地維護了珍貴的水資源。玉環縣淡水資源極度匱乏,人均水資源不足浙江省全省的三分之一。經過鄉村改廁、二次接收和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等技能的運用,對淡水資源起到了很好的維護效果。
手 機:0417-5635067
傳 真:0417-5635167
郵 箱:dechang_gongsi@126.com
地 址:營口大石橋沿海新興產業區石北大街北側